《纽约时报》实验室推全新方法论!拯救媒体业,先给新闻“编码”!| 独家编译
在科技及平台不断抢占新闻阵地的今天,新闻业亟需自我革新。《纽约时报》实验室提出一套革新方法论:给新闻编码,以“积木式”的编辑模式改变新闻生产、分发全部环节,并最大限度释放冗余生产力!
本文由腾讯旗下产品“全媒派”独家编译。原文载于nytlabs.com,作者系Alexis Lloyd。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授权合作请联系quanmeipai0321@qq.com。
在众多平台及科技巨头的夹击之下,新闻分发的模式变了,渠道决定内容,生产环节也将出现巨变。
《纽约时报》敏锐地察觉到新闻业可能迎来的变化,以及可能面临的终结之势。近日,它发布最新的“研究成果”——新闻的未来,将不再是“文章”的时代。
《纽约时报》实验室(nytlabs)研究员Alexis Lloyd认为,媒体只有革新核心产品,才能收获最多。
“那么,如果我们开始重新考虑如何构思文章,新闻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?”
当事件发生后,新闻机构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文章来对此进行报道的,这也是新闻发布的唯一方式。
纸质媒体的局限就在于此,它意味着新闻一天最多能出版两次,文章一旦被发布,就无法替换。
虽然新闻机构利用互动性、视频和音频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,但即便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形式依然被视为新闻报道。这种报道有“硬伤”:一旦发布,就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,即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自我升级或知识积累。
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闻报道的“时间问题”。
信息应该实现自我积累,新闻材料应该对最新报道或最新消息做出恰当的反应。并且,更应值得重视的是,用户的新闻消费行为拥有复杂的频率和节奏,而不只是一种以天为单位、定期阅读更新这么简单。
那么,如何才能实现知识增量?
答案是:给新闻编码
为了充分利用每篇已发布文章里的知识,我们需要先对知识进行编码,以便搜索和提取这些内容。
这意味着,在撰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,需要对里面可能被重复利用的知识进行识别和注释,这些经过编码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《纽约时报》实验室一直提倡的“文章积木”(Particles)。
在实验室里,我们一直在寻找注释和标记“文章积木”的方法,这些方法将大大减轻记者的工作负担。
例如,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彼此独立的元数据,研发既可自主工作也可人工编辑的系统。这其实就是在研究如何优化新闻编辑室工作流程:一旦我们开始对文章中的知识进行捕捉和编码,这种方式就能被广泛应用,来改变人们的新闻阅读体验。
从过去到现在,记者或编辑如果想就某一话题查看往期报道的话,不得不做大量案头工作来查询文章,然后,可能在文章中插入以往报道的链接。
但是,这种超链接读者买账吗?结果恐怕也不乐观。因为这需要读者离开正在读的页面,前往另一篇文章查看,才能获得所需信息。
我们可以想象,如果这一切都嵌入“文章积木”中的话,结果可能大不相同:
先把一篇文章所需的知识点进行编码、标注并嵌入“文章积木”,并成为撰文时的必备元素,那么查找上下文背景时,就so easy啦。
而当新闻编辑室里所有的工作都可以交由“编程化”的“文章积木”来处理时,记者和编辑将被从繁复的边角工作中解放出来。
更令人兴奋的是,新闻信息也可实现行嵌入,编辑操作将更加灵活机动,并可根据读者兴趣实现内容的扩展或简化。一篇文章不仅要包含最重要的内容,还必须包含一系列可将读者导向深入的背景介绍和分析的入口。
记者和编辑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文章发布完成这个步骤,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报道“打碎”,并可以随时随地有效利用起来。
将报道拆分为元件,建立清晰时间轴
如果把新闻报道当做单独个体对待,难点将在于如何把多篇文章里的知识点整合起来,并持续关注后续发展。而且,这一过程将无比耗费人力。
例如,就移民问题相关的已发布观点来说,要把这些所有信息抓取出来基本不可能,更不用说打造良好的阅读体验了。但是,如果每一条重要言论都被标记并注明出处,那么就容易得多了。
如果我们对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新闻报道进行编码识别,然后生成一个可自动更新的新闻时间轴,那么长篇大论的叙事也就变成小菜一碟了。
而这些信息的“编码”对于解释性报道来说,也至关重要。这是因为,解释性报道中很多辅助读者理解事件的综合信息大多是“背景性、纵向的”知识,而读者在无甚积累的情况下,很难一次性理解到位,编码后自动生成的“知识链”,则将有效解决此问题。
不同平台有“最佳适配”发布策略
平台崛起,已深深影响到新闻内容的分发策略,针对不同平台特点,如何有的放矢?同一个新闻故事,如何在不同平台上取得最佳传播效果?
Alexis Lloyd给出的答案,依旧是“积木大法”,简而言之,就是将一则新闻故事拆分为不同元件,而非使用统一的发布模式。
比如,《纽约时报》的一篇美食类文章可以这样发布:
而在关于新闻未来的设想中,时效性这一核心命题也可通过“积木”解决。首先,一则新闻会包含对目前情况的“机动”性内容,也会包含事件背景、人物介绍等“永久性”内容。但是,通常情况下,一家新闻机构每天发布数百篇文章,其中包含很多多余或重复性信息,这也是为什么纸媒的数字化道路常常难以为继。
设想一下:如果叙利亚每发生一件事,维基百科就发布一个叙利亚的新页面。而为了解事件大背景,你不得不在无数包含重复信息的页面中手动筛选。这个情景是如此荒谬,然而这就是媒体每天都在做的事情。
但事实上,如果我们在生产内容时就标记出那些永久性、可重复利用的信息,日后的工作将事半功倍。这意味着新闻机构不仅要生产“历史的初稿”,还要综合生成第二稿第三稿……第N稿,以期成为知识的来源。
《纽约时报》提出为内容“编码”,为记者解决查找背景资料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并且作为可重复利用的“干货”。经过编码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平台选择不同的发布方式,不仅减轻记者工作负担,还为读者带来更优的阅读体验。
越来越强调encoding的新闻业不仅需要拥抱技术,也需在内容上全面建立“编码”机制。一轮全新的新闻叙事改革,已悄然发生。
权威消息:面对技术打击,媒体话语如何重塑?11月12日,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也会对此议题展开巅峰讨论!
...
点击图片阅读我们的推荐
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:
长期加班 | GoPro转型 | 社交媒体 | 记者薪水 | 大神公关稿 | TED演讲 | 高温天 | VOX | 二战电影 | 美食剧 | FT易主 | 电竞主播 | 媒体团灭 | 秘密花园 | 卫报 | 华尔街日报 | 本土港媒 | 创业公司死法 | 新视野号 | Vice纪录片 |
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